1. 首页

2024年移动网建设案例(合集18篇)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1篇

中国移动网络云以承载5GC核心网元及相关支撑平台为主,承载的业务类型包括基础语音、数据、消息类业务以及相关基础业务的通信网元及业务平台,基于NFV、SDN等关键技术构建,采用大区制组网方式,使用集中化管理和运维模式。荣联作为网络云资源池建设项目的硬件集成商,负责网络云硬件资源池建设方案的规划、设计及实施交付。

1.一期工程

集中网络云资源池一期工程在全国8个大区中心集中建设网络云硬件资源池,包括保定、南京、金华、郑州、广州、成都、西安、哈尔滨,承载虚拟化IMS、EPC、智能网、短彩信平台等18种基础通信网元及业务平台。

云资源池一期工程承载多种核心网网元(VNF),且需满足电信级安全要求,网络架构空前复杂,对IT和CT技术能力与项目经验都有很高要求。建设内容包括计算型服务器、资源池组网设备、安全组网设备和负载均衡设备,以满足vIMS、 vEPC、虚拟业务平台的硬件资源需求。

荣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本工程硬件集成商,同时为第一责任响应方,负责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计划、集成方案、资源规划、测试方案等,督导本工程购买的所有硬件设备安装、线缆布放。

2.二期工程

网络云资源池二期工程在8个大区节点新建32个硬件资源池,其中可信资源池24个,DMZ资源池8个;总规模共20000台计算型服务器,资源池组网设备包括TOR、EOR、出口路由器、IP承载网CE、CMnet接入路由器等,同时按需建设安全组网设备和负载均衡器设备。

为提升资源共享效率,保证同类型资源池内管理方式、硬件配置、组网方式的统一,二期工程新建资源池共分为两类:一类资源池部署各类VNF网元,一类资源池部署对网络云管理的各类网管平台。同时,为提升运维效率,实现网络灵活调度和新业务快速部署,二期新建资源池均采用NFV+SDN一体化组网,满足移动对转发性能要求高、时延敏感的业务,支持新业务快速上线、敏捷迭代,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

项目完成后,系统试运行的6个月内,未出现重大问题,全部正常运行。

2019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华东(南)大区NFV硬件集成顺利完成验收工作。华东(南)大区NFV硬件集成项目涉及5个资源池,其中服务器共2794台,交换机共700台,24000余项服务器配置,44000余项管理接口以及21000余条连通性检查项和2700余条BMC检查项。

中国移动网络云建设项目是国家重点关注项目,作为中国移动的核心网资源池,集中网络云资源池是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底层硬件基础设施,是中国移动5G核心网业务的有力支撑。目前,中国移动网络云成功服务于亿万用户,仍在持续建设中。

凭借在运营商领域突出的技术优势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荣联参与了中国移动IT云(私有云资源池)、移动云(公有云资源池)、网络云(NFV资源池)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为中国移动的IT资源支持、5G建设以及未来市场的布局助力。

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服务提供商,荣联将不断专注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携手业界合作伙伴,为运营商行业客户提供更成熟的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服务。

专题

最热新闻

精彩推荐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2篇

该项目在厂区内部署了千兆5G虚拟专网,真正实现业务本地接入、算力快速下沉、数据不出园区,保障生产数据安全性要求,并赋能专网与船企应用平台的无缝衔接。江南造船5G全连接工厂项目高度应用了5G网络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的特性。

其中,高速率主要是应用在船舶建造的质量检测环节;在大连接方面,真正做到“人、机、料、法、环”生产要素的全连接,实现车间生产透明可视;在低时延特性上,5G低时延+AR远程协作在新冠疫情期间解决江南造船船用设备调试困难的问题。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3篇

该项目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中心,由上海电信5G赋能,协同构建5G医疗示范网,以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为导向,面向神经外科疾病建立AR可视化手术导航平台。采用5G、人工智能算法、边缘计算,全面分析进展性颅内出血风险因素和相关系数,创新变革传统开颅手术方案制定手段,精准实施手术,确保救治到位。

这款系统可以先根据对病人的检查,对病人颅内情况做一个3D建模,让医生清楚、直观地看到病灶所在的位置,这样就减少了开刀时真实操作的风险。医生可以提前在这个导航系统中对手术进行预演,然后再在真实环境下进行手术。

项目在5G+远程治疗领域提供良好的借鉴,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5G智慧医疗健康新业态,旨在全面提升全国神经外科疾病的救治水平,探索我国神经外科疾病救治新模式。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4篇

该项目立足于信息通信、汽车、交通等跨行业的跨领域协同,聚焦 5G-V2X 通信技术与标准突破、端到端产品自主研制、测试评估体系、示范应用落地和产业化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实践,有效推动了我国车路协同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目前,该项目已经累计在江苏和全国多地建设30余个应用示范,在无锡主导建成全球首个城市级规模应用,被江苏省政府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在南京、苏州建成行业领先的测试基地,支撑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政策发布及测试牌照的发放,已为50余家企业提供了测试评估服务,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500余万公里,有效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和成熟。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5篇

2020年1月15日上海移动联合上研院中标邮政储蓄银行5G智慧网点试点工程项目。上研院提供软件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打造与5G深度融合,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远程交互、生物识别、全息投影、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的5G智能银行。

该项目重点打造融合5G、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和全息展示等技术的全息数字人产品,应用于邮储银行线下网点,能够识别客户意图,进行智能的知识管理,提供业务咨询和产品推荐等服务。

「智慧矿山」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6篇

联合中航商发,搭建5G+MEC企业专网,实现了机器视觉检测、AR辅助、远程多轴机器人控制/高清视频回传等能力,助力中国航发实现材料试验、大部件智能装配,对试车过程实现了全过程监控,提升大型发动机装配和试车的质量和效率。

实施效果:

数据不出厂:部署5G+MEC,实现数据本地分流管理。

数据人不碰:通过5G+机器视觉,规避人员泄密。

高效率研发:实时完成发动机试验远程监控,避免试车过程中可能的人身伤害;减少现场布线。

高质量生产:航空发动机AR装配培训。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7篇

该项目跨福建、江苏、四川等6个省份共计40个厂区,总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宁德时代、中国移动和华为公司通力合作,发挥各自领域优势,创新启用双频组网、全国5G专网管理平台等技术,建设了一张全国覆盖面积最大的高性能、高安全企业5G专网。宁德时代5G智慧工厂为锂电池生产提供柔性采集、高速传输和即时计算的能力,作为数据获取交互的信息高速公路,在锂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中都有很大应用空间和想象力。如在设计研制环节,规模制造前通常需要大量的试验和测试,5G可以在试验环节部署,加速数据采集获取,高效模拟加快建模速度;生产环节的核心是通过5G进行生产要素的全连接,对生产环节全生命周期进行准确监控、预警。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8篇

大国粮仓”5G数字农场项目,以生产经营管理为核心,搭建了“1+1+N”架构,即1张5G核心网,完成农业生产“感联智控”;1个农业智脑,整合物联、数据、业务、AI、GIS等中台,进行统一的平台支撑和智能服务;聚焦“黑土地保护+无人化作业”形成“N”项5G智慧农业应用,激活农业发展要素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黑土地防治管护、无人农机智能作业等全方位创新场景。基于5G网络,打通了人、地、机、物、环生产作业全要素,贯穿耕、种、管、收全环节。

案例5:天津联通“5G助力天津港打造智慧、绿色的世界一流港口”项目

该项目采用“边生产、边改造”的建设方式,相继攻克世界性智慧港口建设诸多难题,落地了5G智能无人集卡、5G岸桥远程控制、5G智能理货、5G智能加解锁站、四大5G创新应用场景,成为全球首个获批建设的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实现全球首个无人集卡场景下陆侧“一键着箱”、实现国内首家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内外理一体化运行、建成全球首台集装箱地面智能解锁站、建成全球首个集装箱设备任务集成管理系统ETMS。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9篇

交通银行5G全域智能金融云专网项目,是由交通银行联合上海电信、华为公司在金融行业首次做出的全国范围5G+金融探索与创新,利用电信5G切片、后路由、SD-WAN、AI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助力交通银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安全泛在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充分激发普惠金融、产业金融等业务经营潜能,形成多元融通的金融服务智慧再造。

商业银行的服务渠道从电话银行到网上银行,再到手机银行,从同城通存通兑到全国大集中,再到线上线下一体化,这些都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进入5G时代,金融行业将通过机构在线、员工在线实现产品在线、服务在线,更好地体现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与人民性。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10篇

联合江苏罗博特科,搭建5G企业专网,提供安全可靠的无线通信连接,解决WIFI环境下网络稳定性不佳、抗干扰性差、设备接入容量有限等问题,解决有限布线施工复杂、产线调整不方便等弊端,提高产线柔性。

实施效果:

安全:为罗博特科部署一套5G企业专网,保证企业数据不出园区,提高数据安全保护,降低时延。

节约:通过5G企业专网为罗博特科后台MES、RMS提供王云一体化基础设施,除提供通信服务之外,全面兼容企业IT级部署环境,可高效支持企业用户业务应用。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11篇

该项目依托于国家新基建重点项目“面向智能电网的5G新技术规模化应用”,项目方共同在广州南沙和深圳龙岗建立了5G+数字电网示范区,从电力5G虚拟专网顶层设计、关键技术研发、技术验证、行标企标、安全论证、业务落地等方面推动5G与数字电网融合发展,提出5G高精度授时、虚拟专网端到端资源保障、5G局域网透明传送、1%PRB资源预留、5G切片资源自管理等技术,全面孵化验证54个业务场景,涵盖电力发、输、变、配、用、综合各个环节,并形成规模化应用重点场景24个,已完成5G终端上线6000多个,形成规模化示范效应。

5G凭借大带宽、低时延、大连接等特征,与智能电网对通信网络的需求完美匹配,将能对电网业务带来全方位升级,大幅提升生产、运营效率,有效助力南方电网‘数字化转型’之路。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12篇

【关键词】云计算数据库安全策略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从1G到80年代末开发的2G到现在运营商竞争激烈的3G业务。移动通信已成为了通信行业的主流。目前我国高校的通信教育事业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方式老套,知识更新速度慢,对当前国际先进的通信技术不能真正的了解。因此,本文从通信事业的国际发展形势,市场需求,人才需求等方面,探究移动通信教学内容改个和教学方法。

一、当前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

宽带化、智能化、个性化、媒体化、多功能化、环保化是世界移动通信发展的新趋势。移动通信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智能化和个性化是世界移动通信发展的又一大趋势。具有电脑功能的智能手机正在成为移动通信的主流。而且,专家认为,今后的手机将不会“千机一面”,而是因每个用户的需要而有所不同,特别是物与物之间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到来后,每件物品的需求将更加个性化。设计生产富有个性化的手机产品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竞争领域。

二、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

很多前辈在《移动通信》课程改革方面上付出过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认为应该从市场需求和产业链的角度来讨论移动通信课程的改革。我们先分析一下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1)大多数高校所选择的教材没有针对性,只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而且大多是知识也相对陈旧,依然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不能及时与市场要求接轨,不利于学生吸收了解先进的技术。(2)所聘用通信教师大多数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且没有工程经验,难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移动通信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讲解。(3)没有开设实践环节,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使得学生难以掌握到对以后工作有用的经验和知识。

三、对于这些弊端,我们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1)根据培养方案,选择针对性较强的优秀教材。基础课程的教材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英语能力。而专业教材的选择就必须体现专业方向,且内容要新颖,所涉及的技术,案例都必须与最先进的技术联系起来。《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详细介绍了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及典型系统,较充分地反映了移动通信工程设计和新技术。内容包括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信道、组网技术基础、数字调制技术、抗衰落技术、多址接入技术、GSM移动通信系统、IS95CDMA移动通信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规划和移动通信展望。可以作为高年级的专业教材。

(2)改革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课方法。因此,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如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教师在对某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应尽可能找出具体的案例,因为结合案例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尽可能把所涉及的各种器件、设备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结合图片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能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还应采用现场教学、讨论课等来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

(3)提高专业教学、实践教学比例。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不断地跟踪和了解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对此可从市场需求和移动通信产业链的角度出发(设备运营维护等),确保学生的思路清晰,就业方向明确。随着3G在中国的全面启动,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移动通信人才缺口。

结束语:有改革才能有进步,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自然也是如此。不断更新、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展的步伐。实现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当前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型综合人才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所必需的。

参考文献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13篇

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深入推进,大部分高校用户已经实现了校内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吉林财经大学作为省重点大学,需要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构建满足移动端、PC端等多场景接入的移动安全平台,满足师生便捷接入访问,保障校内系统安全。

深信服移动安全平台,以保障移动数据安全和用户使用体验为核心,为用户提供公私分离的移动办公空间,让用户可以更便捷、更安全地开展移动业务与移动办公,帮助用户更好地应用移动信息化技术提升业务效率,拥抱数字化变革。

铭冠网安是深信服金牌合作伙伴,欢迎联系我们测试购买!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14篇

联合山东海尔,搭建5G+MEC企业专网,选取AR辅助、机器视觉作为上层应用,实现了云化控制、算法自优化、企业数据不出园区的安全性保障,同时,云化部署让产品的调测、维护、扩展更便捷,部署时间大幅缩短。

实施效果:

安全:部署5G+MEC,保证企业数据不出园区。

节约:算法上云让终端投资成本大幅节约,整体维护成本降低65%。

高效:高速率、低时延的网络使得原有的人工质检变为机器质检,检测手段更灵活,作业效率提升更明显。

便捷:云化部署让调测、维护、扩展更便捷,部署时间大幅缩短。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15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CDIO;工程教育;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0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做中学”和“项目教学”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其教学大纲较为系统、工程教育理念较为创新,将教学与具体的项目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设计真实项目任务,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者通过探究、合作解决问题,进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学科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基于CDIO模式的教学项目规划与设计

秉承“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已然成为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采用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其基础是在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体现CDIO理念,这意味着整个课程体系需要以项目为主线,把培养技能所需的知识、能力目标及应具备的素养等融入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其特点是需要掌握的内容都围绕项目核心进行,并与该核心融为一体。《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是我校通信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课程开发建设中,采用校企共建模式,借助校企资源优势、解析通信行业典型工作岗位,设计学习情境。通过企业调研、教师赴行业挂职的方式,收集大量行业对网络优化岗位的要求,输出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典型工作任务。针对网络优化所涉及的主要岗位有:网络规划工程师、数据分析工程师、网络测试工程师以及站点勘测与设计工程师。为了实施案例教学,引入大唐移动公司典型工程案例,根据移动通信网络专项优化分类,设计出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优化案例项目,且项目的实施均为团队合作,学生在项目的剖析、分解及实施过程中学习、探索、应用知识,并有效掌握项目实施流程、组织与管理,培养其CDIO能力。

2CDIO模式《移动通信网络优化》项目教学设计与实施

项目教学设计

通过教学项目规划与设计将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合理、通用、可操作的教学准则。CDIO模式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教学项目设计,应着重考虑项目题材的真实性、涵盖课程的全面性及系统性。项目设计者需把控项目设计的方法,强调把培养工程能力为导向的理念渗透进项目。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应对辅导教师进行全面有效的培训。并且制定结果评价的相关标准,其项目实施和结果评价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培养符合行业工程技术要求的人才,需要熟悉工程训练的双师型教师。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在组建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教学团队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参加培训学习、赴行业挂职和技术交流等方法建设师资团队。

项目教学实施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方向课,其在讲述通信系统的架构、系统工作机制、关键算法及高层信令的基础上,讲解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的流程及方法等。由于该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备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工程能力,因此在课堂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重视学生完成具体项目优化的能力。在项目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根据专项优化的分类:弱覆盖问题优化、导频污染问题优化、越区切换问题优化、接入性能优化等,从大量企业真是案例中筛选出针对某类专项的典型案例,设计相应教学项目。为此在我校通信工程专业2012级《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的开设中,在注重学生前期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采用翻转课堂方式,基于真实的工程实践项目,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在课堂上,授课教师将学生分成3-4人的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优化项目任务。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给出整个优化思路和方案,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同学对项目进行汇报讲解。在此期间,授课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可随时提出和该类优化问题相关的疑问,由讲解小组成员进行回答,授课教师对答案进行点评。在讲解小组成员、其他组员及授课教师三方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知识点的提出、剖析、理解、掌握和应用。

模式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项目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改革通过在我校通信工程12级“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中实施后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行业实际等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综合技能、高层次思维能力的机会。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更高,有助于培养其自信心,改善其学习态度。

3结语

CDIO模式下的项目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将教学过程和具体的工程任务相结合,充分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设计项目、构建教学组织实施方法,从而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显著。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旨在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网络优化人才,采用项目驱动的CDIO教学理念更有助于该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赵金玉.基于CDIO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在我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论坛,2013(20):206.

[2]任至勇.校企联盟机制下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的建设与开发[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0(5):114-115.

[3]王艳玲,李倩,李艳.基于校企合作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以长春大学光华学院为例[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7):232,225.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16篇

该项目由中国移动矿山军团和华为煤矿军团联手打造,以智能化矿山建设及一体化智能管控为目标,打造了1+1+1+N“智矿通”产品体系,打造了全新的5G地下移动通信网络,能够让客户以更低成本享受5G网络通信的便利,体现全国5G智慧矿山领先水平。

该项目基于移动公网资源,采用全新5G (DMN)网络架构,以更经济、更安全、更绿色的建设模式,真正实现了基于5G网络VoNR的_新通话_,丰富煤矿调度和应急处置能力。项目还创新性研发了智矿通APP,结合矿鸿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煤矿各类智能终端、生产装备、传感器等数据统一接入,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从生产作业、安全监管、经营管理三方面智能化运行。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17篇

陕西移动通过引进艾默生的动力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造了一个安全可靠的GSM网络动力系统,进而为企业提高移动通信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陕西移动是陕西省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截至2006年底,陕西移动的GSM网络已经覆盖了全省99%的市、县、乡,客户规模突破1000万户。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移动通信产业转型的需要,陕西移动始终在不断地建设和改善其GSM网络。陕西移动通过引进艾默生的动力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造了一个安全可靠的GSM网络动力系统,进而为企业提高移动通信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陕西移动的GSM网络由位于GSM网络核心位置的“通信局站”和处于GSM网络边缘位置的“通信基站”两大部分组成。针对这两类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不同情况,陕西移动引进了不同的艾默生动力解决方案。

在“通信局站”方面,陕西移动为大型“交换局”机房(如通信综合枢纽)引进了多套艾默生PS481000系列大容量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采取N+1的备份方式)、多套艾默生Hipulse系列UPS(组成“1+1直接并连”冗余系统)、上百台艾默生ChallengerM+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和全球顶级的豪华型空调,以及艾默生的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PSMS);为中小型“交换局”机房(如端口局)引进了多套艾默生PS481000系列开关电源系统、多套“200KVA1+1UPS并机系统”、数台艾默生ChallengerM+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并安装了PSMS系统的监控单元(SU)。这些监控单元为陕西移动对全省通信机房和通信基站进行集中监控奠定了基础。

在“通信基站”方面,陕西移动为“室内通信基站”引进了艾默生的PS系列一体化电源系统和DATEMATE3000系列空调,并安装了PSMS系统的监控单元;为“室外通信基站”引进了具备整流、配电和远程监控等一体化功能的艾默生EPC系列一体化户外电源柜。

经过多年合作,陕西移动与艾默生在GSM网络动力系统的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广泛“服役”于陕西移动GSM网络的艾默生网络能源设备,很好地支持了陕西移动GSM网络的高质量运行。而艾默生也凭借着与陕西移动的多年成功合作经验,于2007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获得了陕西移动首次评选出的“设备供应最佳合作伙伴”称号。

移动网建设案例 第18篇

5G全息投影教学场景:

1700公里三地同步教学;

1:1真实教师全息授课;

还原课堂 真实互动体验感;

缩小远端学生心理距离。

5月12-13日,河北·正定古城,流媒体网主办、河北无线传媒协办的第21届论道暨中国IPTV/OTT智能视听产业论坛将以“智屏无界”为主题,诚邀产业链共聚,探讨大屏未来、智屏机遇,共同寻求跨界融合、共赢之道。

猜你喜欢

热门内容